让清明节多些文化味
2017-04-02   《克孜勒苏日报》  宛诗平   

又到一年清明时。在中国的节日系统里,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有着2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这些人世间的悖论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统一,更昭示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概括了“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本质内容。正因如此,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国务院将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

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清明节的记忆似乎只剩下了祭扫一项,且祭扫的方式令人堪忧。君不见,在一些地方的清明祭扫中,庸俗之风盛行,给清明平添了许多污浊之气。大操大办,劳民伤财;过度焚烧,制造火患;而那些烧“情人”、烧“麻将”的做法,污染环境的同时,更污染了精神世界,给我们的清明文化带来了不良影响。当此之时,开封等地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组织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让清明节多些文化味,显得弥足珍贵。

其实,古人在说清明时,“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就既描摹了物候变化,又寄寓了清明节的文化意涵。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转型,在现代传播媒介日益兴盛的环境下,如何继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习俗,弘扬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窃以为,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相当深广,我们应当与时代同行,与社会相向,与人心相合,与自然相得,充分利用“文化+”“互联网+”理念,以“文化+节会”等生动实践,将一个意蕴丰富的清明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价值观要求下,我们更需要文明先行、安全第一,更需要提倡绿色、注重环保,让清明节变成真正的“清明”,变成符合现代文明气息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让我们传承清明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柏,融入新的文化内涵,让清明节成为陶冶生命优美价值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难得机会,成为中华文明遗传密码永不消失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夏热古丽·穆力达坤]

 

文章评论加载中

用户: 联系方式:
       

 
主管单位: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克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维护电话:0908-4262961 投稿信箱:kzdj71@163.com
新ICP备16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