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丁酉大吉  鸡年话鸡
2017-01-27   中国日报网   

2017年岁次丁酉,12生肖中为鸡年,因“鸡”与“吉”发音相近,古人常以鸡的形象表示吉庆。时值鸡年,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中的“鸡”文化都有哪些,并恭祝朋友们新春愉快,平安幸福。

鸡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禽之一,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河北武安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的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鸡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陕西庙底沟文化遗址亦有鸡骨出土。甲骨文中已出现了鸡的象形文字,殷墟也有鸡类遗骸。经过数千年的时间推移,鸡从创世神话里孵育万有的原生物,化身成为驱鬼避邪的守护神,以及呼唤旭日东升的太阳鸟。借由鸡的习性与形体,表达抽象的风俗信仰与象征意涵,并依此阐释宇宙运行的思维。

五德之备

在民间生产、生活与宗教信仰中,鸡无疑占有醒目的位置。据《韩诗外传》卷二引述,所谓“五德”是:“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实际上是将鸡的某些形态习性作了儒家伦理性的解说和升华。从此,鸡成为德禽,文人们称颂它,不断淡化它身上民俗与巫术的含义,而使它成为追求道德完善的隐喻。因此,无论是家鸡还是雉鸡,最终目的都是要借其宣扬儒家的道德标准,实现儒家的教化。家鸡,尤其是雄鸡,成为“五德”的集中体现,而文人阶层居于庙堂却又对田园生活保有诗意的向往之情亦在对鸡的称颂中得到体现。于是,鸡几乎集合了儒、道两极的隐喻含义,自然成为艺术表现的热门题材。

司晨报晓

雄鸡司晨报晓的习性使其与太阳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晋人郭璞《玄中记》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因为太阳能驱除黑暗,有利于丰产,对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雄鸡报晓意味着带来光明,引申出劝人要勤于耕桑、注重农时的意味。所以古人在崇拜太阳的同时也将日出则鸣的公鸡提升到了神圣的地位,渐渐地,进而将二者归为同类了。《春秋说题辞》里记载:“……阳出鸡鸣,以类感也,日将出预喜于类,见而鸣也。”将鸡视为太阳鸟的世俗化身,即由太阳变化而来。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民间多食太阳糕,其形状据清末富查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从中我们可窥探到在古人心目中鸡与太阳的神秘联系。

天伦之乐

“鸡”与“及”谐音,河北宁河年画《状元及第》画的就是鸡背上坐着头戴乌纱的状元。又,鸡“冠”与“官”亦谐音,所以鸡与鸡冠花一起出现即寓意“官上加官”。而鸡与牡丹花相组合就有了“功名富贵”之意。此外,子母鸡和雄、雌、幼鸡共同表现的题材含义也很丰富,一方面宣扬了天伦之乐,另一方面还寓有“教五子”的典故。相传五代后晋人窦氏教子有方,5个儿子均作了大官。《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就是此事。

驱邪避毒

有关鸡的巫术迷信色彩在我国古代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旧时以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为有害的毒虫,称“五毒”,而鸡能克制其中数种,故成为驱邪避毒的符咒主角之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提到的汉代鸡门神画,被认为有趋鬼避邪的作用。古代南方地区还将鸡当作冬去春来的象征,将正月初一日定为鸡日,在这一天要“帖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宋代以后兴起的吉祥图案中有不少与鸡相关。陕西凤翔谷雨驱蝎符画雄鸡脚踏大蝎,并有咒文:“神鸡鹐一嘴,毒虫化为水。”清周亮工《书影》谓:“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日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就是利用“鸡”与“吉”的谐音来构成吉祥图案。

鸡的传说

太阳神祝融

汉刘向《列仙传》中有个著名的传说,有祝鸡翁者,养鸡百年,有鸡千只,每只皆有名字。祝鸡翁又称朱氏翁,汉人应劭《风俗通义》中说:“俗云,相传鸡本朱氏翁化为之,今呼鸡皆朱朱也。”朱氏翁何许人?很可能就是上古的太阳神朱明,也即广为人知的祝融。

宝鸡的由来

见于《史记》,晋干宝《搜神记》敷演更详。秦穆公时,陈仓县有人从地下挖出一只动物,非猪非羊,十分奇特,时路遇两个童子,称:它叫媪,吃死人脑子,如果想杀掉它,只需将柏树枝插进它的头部。这时媪也开口了:这两个童子叫陈宝,得到雄的可以称王,得到雌的也可以称霸一方。那人于是去追两个童子,童子化为野鸡逃走了。秦穆公听说后就大肆搜索,找到了化为石头的雌鸡,后来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也是“宝鸡”地名的由来。

爱斗鸡的唐明皇

酷爱斗鸡的唐玄宗的故事不妨一提。唐玄宗生于乙酉年(685年),属鸡,因此对斗鸡兴趣浓厚。据传奇《东城老父传》述,他建立鸡坊,挑选五百小童,驯养千只雄鸡,其中13岁的贾昌技艺特别高超,被称为“神鸡童”。当时有谚:“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责任编辑:夏热古丽·穆力达坤]

 

文章评论加载中

用户: 联系方式:
       

 
主管单位: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克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维护电话:0908-4262961 投稿信箱:kzdj71@163.com
新ICP备16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