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除夕之夜谈传统
2017-01-27   南航徐川   

年味是否变淡了?

除夕之“除”,是去、易、交替;除夕之“夕”,是传说中的恶鬼邪神,妖魔鬼怪。除夕,即除残去秽,消灾祈福,除旧布新之节。除夕一过,新年就到,辞旧迎新之谓也。其源远流长,在汉文化圈里的地位风光无两。

在记忆里,除夕是一年里最忙碌的日子,家家户户打扫庭除,忙前忙后“桃符以画,春联以书”,门神福字贴起来,大红灯笼挂起来,年货佳肴摆出来,年画窗花炫起来,儿童新衣穿起来,烟花爆竹响起来,财神福运迎进来。

在记忆里,除夕是一年里最隆重的日子,华夏儿女为表“慎终追远”和“思时之敬”,瞻拜祖墓,宗祠祭祖,高碗盛鱼肉饭菜,置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外设天地桌,上祭五供,焚香秉烛,祈求各路神灵赐以福泽;内设八仙桌,上奉祖宗,红烛香炉,祭祖祀宗以祈福平安。

在记忆里,除夕是一年里最喜庆的日子。吃团圆饭,人齐全,菜丰盛,享受佳肴盛馔,共度吉祥和美,其乐融融。守岁熬年,乐在其中,“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写尽了对新年的憧憬和向往,“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写出了天伦之乐的关爱与尊敬。

如今的除夕已成另一番面目。

平日像过节,过节像平时,清扫庭院有家政服务,春联年画有批量生产,爆竹不再放,烟花不再点,团圆饭成了玩手机,守年夜成了搓麻将,压岁钱成了抢红包,祭祖先成了走过场。

生活水平高歌猛进,娱乐手段花样翻新,精神寄托百无聊赖,年味愈淡,人情愈寡,传统淡化,民俗凋零。

除夕,正在悄悄起变化。

幸乎?悲乎?

传统是否变味了?

除夕所遭受的尴尬,只是“传统在变味”的冰山一隅,其余节日的命运,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挑战之中有“内忧”:元宵节只有元宵,端午节只有粽子,中秋节只有月饼,重阳节只有老人……传统节日的内涵在弱化,仪式在消失,文化在匿迹,徒留美食争芳斗艳。

挑战之中有“外患”:情人节是痴男怨女的天堂,愚人节是恶搞整人的盛宴,万圣节是闹鬼搞怪的乐园,圣诞节是圣诞老人的主场,西洋节日来势汹汹,抢滩登陆,出尽了风头,博取了喝彩,赢得了市场。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挑战之下,一些传统节日已然沦陷,尚有一些还在勉力维持。

造成今日之局面,其原因繁杂多样,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

自五四以降,新文化运动席卷神州,从“破四旧”的摧枯拉朽,到“批林批孔”的横行一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一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破”的目的——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达到了,但“立”的目的——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未能及时实现。

自国共内战以降,国内民生凋敝,国家一穷二白,内要重整旗鼓,外要抵御列强,折腾了三十年才迎来了改革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只是让部分国人在身体上“立”了起来,传统习俗的式微,昭示着精神上并未“立”起来。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让人们的时空距离迅猛缩短,工业技术的日新月异让人们的生活质量翻天覆地,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让人们的思想观点激烈冲撞,传统节日所代表的传统民俗及其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艰难的处境,有变味的倾向,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被冷落,被淡化,甚至被异化,徒具其名,难副其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古语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保留中华底色,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就是我们的使命。纵使有一百个理由去解释困境和趋势,我们也必须找出第一百零一个理由去弘扬与坚守。

但我们能否坚守,据何坚守?

传承文化靠我们,能行吗?

我们是否合格了?

我们才刚刚上路。

曾记否,呱呱坠地之小儿,便被裹挟到“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竞争中,琴棋书画样样不缺,舞文弄墨件件不少,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到头来落得个“雷声大雨点小”,及至高等教育,身在校园,心却不知在何处,不懂传统为何物,不问文化之源流,不晓四书五经,无论三藏六艺。

曾记否,2014年英国媒体一篇《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犹如当头棒喝,令国人如梦初醒。反观国内,尽管有《汉字英雄》《成语大会》火热上演,小小选手的精彩表现可圈可点,但依然难以掩盖如今国人提笔忘字的事实,难以掩盖汉字书写的传承危机。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是精神家园的基石,如今处境如斯,令人痛心扼腕。

曾记否,“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时过境迁,言犹在耳。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占领东北期间,实行奴化教育,去中国化,开展日式教育,贻害甚烈,荼毒深远。在国人做不得顺民、做稳了奴隶的战乱年代,束手就擒无可幸免,苦大仇深自不待言。但在做得了主人,做稳了公民的和平年代,面对异域文化的冲击丢盔弃甲,“祖宗不足法”成了挡箭牌,坐以待毙更是令人出离愤怒。

中华文明要传承要发展,中华文化要弘扬要繁荣,中国梦要振兴要实现,中华民族要复兴要强盛,如果靠的是提笔忘字的一代,靠的是数典忘祖的一代,靠的是不学无术的一代,如何可能,岂不可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也是一个民族的标志。

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在何方?

究竟路在何方?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是我们屹立世界的基础。传统延续不绝,有其旺盛的现实需求和精神寄托;文化赓续千年,有其顽强的生命基因和发展规律。

所谓在脚下,就是我们要埋头拉车。至少我们要分得清元宵与汤圆,说得出《论语》、《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写得出历朝历代的先后次序,讲得出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叫得出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至少我们要看得见“汉文化”在异域大放异彩,听得到“孔子学院”在海外锣鼓喧天,看得懂韩国人为什么接二连三地搞申遗;至少我们要学得会唐诗宋词元曲,写得了毛笔的横竖撇捺,做得出色香味俱全的家乡菜,唱得了几句山歌民谣……

所谓在远方,就是我们要抬头看路。文化之世,和而不同。基督教文化欲领风骚,伊斯兰教文化试与争锋,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这场大角逐中,我们既要坚守传统,又要弘扬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既要古为今用又要洋为中用,在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找到原点,找到自信,找到方向。

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信仰,让我们一起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做文明传承的使者,唯有这样,“人民才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

除夕大幕,缓缓拉开,让我们围炉夜话,辞旧迎新。今天,我们盘点梦想;明天,我们蓄力远航!

 

 

[责任编辑:夏热古丽·穆力达坤]

 

文章评论加载中

用户: 联系方式:
       

 
主管单位: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克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维护电话:0908-4262961 投稿信箱:kzdj71@163.com
新ICP备16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