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是总结经验、谋划未来、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会议,必将对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高校的统战资源丰富且具有特色,汇集了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也是统战理论与政策的重要研发地和重要“智库”。高校统战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影响力大,是党的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和重要窗口。因此,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开展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早在抗日战争初期的陕北公学阶段,学校就吸引了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前来学习深造,并在这座大熔炉里将他们逐步锤炼成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锋队。对此,毛泽东高度评价:“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着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陕公代表着全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
进入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以后,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阶段,因应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政治形势、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中国共产党中心工作的变化和调整,学校统战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荟萃优势,紧密结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斗争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系统阐释,涌现出了一批中国最早研究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著名学者。学校还特别强调将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坚持开设相关主题课程。高度注重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政策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成为了学校统战工作突出而鲜明的特色。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逐步开始正规化建设历程,包括海外归侨、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内的一大批党外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陆续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民主党派开始在学校建立基层组织并开展活动。1951年5月,学校党委特别设立统战委员一职,专责统战工作。1953年8月,学校党委正式设立统战部。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学校统战工作逐步遭遇极左思潮冲击,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文革”爆发以后陷入全面停顿状态。1978年正式复校,学校统战工作从拨乱反正、落实各项统战政策入手,得到迅速恢复并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学校统战工作直面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依托人文社科领域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在争取人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方面,在全面推进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在推动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舆情调研方面,在人才举荐、干部培养方面,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民族宗教工作、港澳台侨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和显著成绩,进入到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积极探索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在探索高校统战工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方面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如何全面准确地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关键要抓好三个“点”。一要“吃透精神”。要把会议提出的新形势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之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真正成为我们开展统战工作必须依循的指针,真正把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二要“落实求实”。必须把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在我们党委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要有实施细则、有具体举措,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真正见到实效。三要“有所创新”。必须紧密结合中国人民大学统战工作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以及特色和优势,努力在统战理论研究、统战干部培训、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等传统优势项目上继续创新性探索,多出成果、多出经验,出好成果、出好经验;同时要在民主党派工作等这些传统“短板”方面,学习借鉴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努力使我校民主党派工作尽快摆脱被动局面,尽快有所改进和提升,与兄弟高校一起、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迎接党的统战工作新的春天。
[责任编辑:阿不都外力·吾甫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