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援疆  片片真情聚大爱
2016-01-19   《克孜勒苏日报》   

阿克陶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里,身穿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的援疆医生胡海,正帮助一名因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的柯尔克孜族新生儿努尔凯麦尔进行急救,经过几分钟的紧急治疗,新生儿哇哇哭出声来,胡海松了一口气,在告诉患者家属关于护理新生儿简单常识后,便回到办公室给下一位患者看病。“医院每天都会有急诊病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胡海说。

胡海是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生,20158月赴克州援疆,现任阿克陶县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

“医者仁心,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对患者负责。同样,选择了援疆这条路,就要对来看病的各族群众尽到责任。”在短短几个月的援疆历程中,胡海经历了许多让他终身难忘的瞬间。一次,阿克陶县皮拉勒乡一名农村妇女抱着自己一岁半的孩子找到胡海,自述孩子有重症肺炎病史,花费2万多元医治,仍不见好转。听说医院来了援疆医生,便连夜赶往医院。胡海热情地接诊,经过十余天的精心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考虑到患者家庭贫困承担不起高额医疗费,胡海特意在用药时选择价格不高但效果不错的药物。胡海对患儿的悉心照顾让患儿的妈妈感动万分,回家后还特地为胡海送来了一面锦旗。

援疆省市探索实施“1+X”三互行动,用先进理念、技术技能和全新工作思路培养帮带克州各领域干部人才,积极开展援疆干部“一帮一”帮带活动,力争实现干部人才援疆新突破,为克州培养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通过拓宽智力援疆项目、丰富援助形式、创新培训方式等途径,采取“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支援方主办与双方联办相结合,“党校+高校”、“课堂讲授+实地考察”相结合等手段,以结对子、建基地、组团式支持模式,开展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智力援疆工作,拓展了当地干部人才的视野、提高了自身素养和能力。

“我们社区民汉杂居,如果不是在江苏接受一年培训,我根本无从上手,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很难,群众工作就无法开展了。”在阿图什市环城南路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干部努尔买买提·买斯塔吉木如是说。2011年,他成为首批克州781名培养生分别赴江苏、江西和辽宁进行学习,如今,他和其他学员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为推进克州社会事业的发展和长治久安做贡献。

援疆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奉献。在州二中教师办公室里,陈新娅正在批改历史考卷,她是一位有着20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她所教的历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沙木都·阿拉木提及陈老师说:“陈老师讲课很风趣幽默,经常将历史串联成小故事,每节课都感觉过得很快。”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成为陈新娅注重的要点。主动就新课改后的教学大纲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专研边疆地区的教育方法,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形成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编写申报的“克州学前教育初探及相关建议”课题更是受到克州各所学校教师的好评。

“援疆教师来到学校之后,无论是对教材的教法、学法的认识,还是在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公开示范课中都是优秀的,从教学水平及学生反馈中,援疆教师的到来给我们克州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州二中校长崔桂平这样评价。

在陈新娅的宿舍里至今还放着一顶小花帽,这顶花帽意义非凡,20142月第一学期教学结束,援疆教师将返回家乡。高二年级每一位学生自发捐助一元钱为十位援疆教师购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花帽,当学生将花帽戴到她头上时,陈新娅感动的热泪盈眶。“这里的孩子淳朴善良,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历程,让我真正领悟到了援疆的重要意义。援疆支教,我无怨无悔。”

从千里之外到天山脚下,从美丽富饶城市到偏远落后的边疆,援疆省市用真情跨越万水千山,构建了一座连接文明和友谊的绚丽彩虹,架起了一座座暖心桥,富民桥。如今的克州,在新建的校园里响彻着朗朗读书声;在医院里,援疆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在农牧民定居点,农牧民安居乐业,跳起欢乐的舞蹈歌唱美丽新生活……这些都是对援疆干部最美的礼赞,也是边疆儿女对祖国母亲无限的感恩和眷恋。 

 

 

[责任编辑:栗晓鹏]

 

文章评论加载中

用户: 联系方式:
       

 
主管单位: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克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维护电话:0908-4262961 投稿信箱:kzdj71@163.com
新ICP备0500378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