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的“三大任务” 
2018-05-08   《新疆党史》   

新疆军区部队进疆以来,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认真执行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大任务”,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广袤无垠的大漠戈壁、横亘千里的冰峰雪岭,一代又一代戍边军人用青春和热血浇铸起西陲边关的坚固屏障,用博大情怀和牺牲奉献托起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为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新疆军区68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御外稳疆、不辱使命的战斗史,一部强边固防、守疆卫土的戍边史,一部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史,一部全心为民、践行宗旨的爱民史。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军区部队时强调指出:“要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为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力量支撑。”时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回顾驻疆部队与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历程,对于驻疆部队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三队”作用,为稳疆兴疆建疆作出新的贡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在御外稳内中发挥战斗队作用

新疆作为祖国西北的重要门户,是反侵略、反颠覆、反分裂的斗争前沿。进疆后,军区部队立即担负起保卫边疆、稳定社会的神圣使命。1949年12月,迅速派部队进驻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地,接管了原国民党军驻防的所有边防哨卡。紧接着,又派部队千里大进军,翻越喀喇昆仑山,直插西藏阿里,完成了对中阿、中巴、中印边防的接管,粉碎了国内外反动派妄图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阴谋。

1950年3月,国民党起义部队中极少数反动分子与民族分裂分子、土匪沆瀣一气,在北疆、东疆策划多起武装叛乱和反革命暴乱。军区成立了以王震司令员任总指挥的剿匪指挥部,迅速展开剿匪平叛斗争。至1952年冬,经历大小战斗220余次,彻底平息了国民党起义部队中反动分子策动的叛乱,歼灭乌斯满、贾尼木汗、尧乐博斯等叛军叛匪近万人,解救被裹胁的牧民3.1万余人。驻守伊吾的步兵某团2连在特等战斗英雄胡青山指挥下,同数倍于己的叛匪浴血奋战40天,终于与援军一起,全歼叛匪,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新生的红色政权。战后,西北军区授予2连“钢铁英雄连”荣誉称号。

1962年10月,军区边防部队奉命进行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作战。参战官兵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喀喇昆仑山区和阿里高原,战胜冰雪风暴、高寒缺氧等恶劣环境造成的艰难险阻,经过一个多月的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粉碎了印军的进攻,拔除了印军设在我境内的全部据点,收回了被占领土,打出了国威军威。涌现了“滚雷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爱兵模范”张代荣和维吾尔族“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等一大批英雄模范,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之歌。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新疆直接面临苏联的颠覆、破坏和军事威胁。面对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军区部队遵循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多次挫败了苏军蚕食我国领土的阴谋,保卫了祖国神圣领土不受侵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与境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相互勾结,加紧了对新疆的“西化”“分化”和颠覆破坏活动,新疆防区周边的军事斗争和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形势更加严峻。驻疆部队把稳定边防、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坚决制止和平息了阿克陶县巴仁乡反革命暴乱、伊犁“2﹒5”事件等。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为防止恐怖分子的渗透,军区部队坚决执行边境管控等任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边境安全。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市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军区部队指挥果断,行动迅速,配合地方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坚决制止暴力犯罪,迅速平息事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区部队适应新疆社会大局稳定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入研究反恐维稳斗争的新特点新动向,组织部队和民兵应急分队积极配合公安、武警,严密组织常态化巡逻执勤和防控,依法打击分裂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在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中起到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在稳疆兴疆事业中发挥工作队作用

60多年来,新疆军区部队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发挥我军特有的政治工作优势,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团结群众中发挥工作队作用。

解放初期,军区部队积极帮助地方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为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12月,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开始以进疆人民解放军部队党组织为基础,自上而下地建立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各师、团按照驻地包干的办法,建立各地委、县委。到1952年底,全疆各地、市、县级党的委员会先后建立。各部队先后抽调8400多名干部战士,参与地方政权建设,到1952年底,全省各专区、市、县以及基层政权相继建立。

为了改变新疆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从1951年5月至1953年底,军区派出4500多人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村、牧区,参加基层减租反霸、土地改革等民主改革以及“镇反”“三反”“五反”工作,摧毁了封建统治的根基,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使各族人民从政治上得到了翻身解放,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家喻户晓的“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的感人故事,就是当时翻身解放的农民真心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感谢亲人解放军的真实写照。

1962年4、5月间,新疆发生了由苏联当局组织策动的大批边民外逃的“伊塔事件”。军区奉命抽调部队和民兵,积极参与劝阻边民外逃和善后处理工作,果断平息伊宁市“5﹒29”暴乱,教育和争取了大多数群众,稳定了社会秩序。

“文化大革命”中,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陷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军区党委奉命先后派出指战员7.9万多人(次)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担负起新疆党政的全面领导工作。参加“三支两军”的指战员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做了大量工作,对于缓和紧张局势,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动乱造成的损失起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后,军区部队广泛开展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及军民争创 “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还结合防区的特点,在坚持开展军民共建“千里铁路文明线”“千里新藏文明运输线”“万里边防文明线”等活动,为巩固边防、稳定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某炮兵团从1980年起,与驻地疏勒县巴仁乡16村40多年接力共建,使该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自治区“奔小康示范村”,该团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民委、总政治部表彰,被国务院连续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区部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工作总目标,深入研究反恐维稳斗争的新特点、新动向,积极做好宣传群众和政策引导工作,努力巩固团结稳定的社会基础,不断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采取挂钩帮扶、结对共建、平安创建等形式,积极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访惠聚”活动,形成军地一体、共谋发展、共保稳定的格局,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作出新贡献。

在开发建设新疆中发挥生产队作用

解放初期,新疆的经济非常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几乎没有现代工业。60多年来,军区部队以促进边疆繁荣发展为己任,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为边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减轻各族人民负担,从1950年开始,新疆军区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组织11万余官兵开赴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年大生产运动。广大指战员在渺无人烟、荆棘丛生的荒野碱滩上,人拉犁开发荒原,兴修水利,兴办农场、牧场,到1952年底共开垦土地15.3万余公顷,创建了20多个垦区和39个大型军垦农场,修建了遍布全疆的八大水利灌溉大渠和一批大中型水库,灌溉面积达到13万余公顷。为了发展新疆的工业,军区部队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用节约下来的经费作资金,自己动手,兴办六道湾煤矿、七一纺织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拖拉机厂等25个现代工矿企业,并于1952年底全部无偿移交地方。部队三年大生产运动不仅为新疆创造了2.19亿元的财富,而且为新疆造就了第一代产业工人,奠定了新疆现代工农业的基础。

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一声令下、十万官兵脱下军装,就地转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军垦人,他们为开发建设边疆、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巩固祖国边防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业绩。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军区部队一方面大搞农副业生产,一方面大力开展勤俭节约,用节省的粮油帮助群众度过难关。仅1962年,军区部队就调出粮食41.5万公斤、肉3.75万公斤、蔬菜47万公斤,支援地方生产自救。这些实际行动,坚定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也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军区部队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开发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部队先后参加了北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亚欧光缆及南北疆光缆干线、“西气东输”、和田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和环塔克拉玛干防风治沙林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以安居富民和脱贫攻坚工程,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为促进新疆社会进步和发展,军区部队积极参与兴办公益事业,造福新疆各族人民,先后派出医疗队深入农牧区防病治病,协助地方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培养医疗人才,积极协助地方发展边疆的文化教育事业。通过援建“希望小学”、团以上干部每人对口帮助一名贫困学生的“一加一”助学等活动,先后使数千名失学儿童重新入学、数万名学生得到资助。

新疆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特殊,是洪水、地震、风雪等自然灾害多发区。每当灾情发生,军区部队总是在第一时间赶赴抢险救灾现场,竭尽全力保护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999年6至8月,南疆、东疆遭受了特大洪水灾害。军区各部队先后出动兵力1万余人,车辆1300多台,直升机56架次,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5万余人投入抗洪抢险74次,抢救转移遇险群众6.2万人次,将洪灾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军区部队共参加抢险救灾4600余次,救出遇险群众57万多人,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在抢险救灾中,广大指战员总是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谱写了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爱民之歌,在各族人民心中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仁义之师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阿不都外力·吾甫尔]

 

文章评论加载中

用户: 联系方式:
       

 
主管单位: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克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维护电话:0908-4262961 投稿信箱:kzdj71@163.com
新ICP备16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