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一座有着厚重文明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沟通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一座正在奋发赶超迅速崛起的城市。500万各族居民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上,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文明诗篇,绵绵不绝地向外界诠释着这个地方的道德厚度、精神广度和文明高度。
当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春风吹拂新疆大地,当奋力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号角吹响,乌鲁木齐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再一次奏响了追求文明的时代强音。
创城为了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
在人们的印象中,乌鲁木齐在一天天变高、变大,更在一天天变美。徜徉在乌鲁木齐的街头,可以看到街道整洁、绿草成茵、景色怡人,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明和亲和力。
7年多的创城冲刺,让乌鲁木齐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争牌子、拿荣誉,而是提升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的过程,更是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过程。
7年多来,乌鲁木齐城区绿化覆盖率逐步达到40.9%。许多垃圾山被改造成为一个个小公园,新增的八道湾河畔小公园、白鸟翠翠岭小公园、大小绿谷公园,成为市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顺应民生期盼,乌鲁木齐市实施了历史上力度最大、规模空前、建设速度最快的蓝天工程,投入520亿元实施以“煤改气”工程为重点的160余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气化城市,彻底改变了乌鲁木齐冬季大气污染状况。
乌鲁木齐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的机遇,构建城市交通“上天入地”的新格局——地下人行通道、地上过街天桥、BRT专用道、快速路、立交桥、“田”字路高架、东绕城高速、兰新高铁、地铁、城际铁路、国际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乌鲁木齐机场通往国际国内航线四通八达,日行万里已经不是梦想。
经常往返于内地多个城市的著名策展人钟银波说,乌鲁木齐在艺术气质上丝毫不逊色于内地许多城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已经走进普通市民的生活中。在创城中,乌鲁木齐着力构筑文化高地,剧院、音乐厅、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书城)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去处。据统计,2012年以来,乌鲁木齐累计放映公益电影4万余场,购买文化惠民演出1200余场。
2017年5月,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响亮地提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五城同创”奋斗目标,在大手笔勾画、大力度投入、大项目带动下,“九大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民生温度;“树上山、水进城、煤变气、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等六大城市升级工程深入实施,城市美化亮化净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首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老城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惠及160万各族群众……
坚持文明城市创建与百姓幸福生活深度融合、共建共享,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乌鲁木齐收获的不仅是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更多的是群众的认可、支持、参与和受益。
创城依靠谁?同频共振,上下同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发展环境、整体实力和发展质量的综合考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工作生活在乌鲁木齐市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2017年6月2日,自治区文明委召开支持乌鲁木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动员中央、自治区驻乌各级文明单位全力支持、全力配合和全面参与乌鲁木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了乌鲁木齐市创城,自治区文明委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向全社会发出了首府创城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动员令。
在创城过程中,乌鲁木齐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层层传导压力,逐级细化任务,逐人落实责任,强化创城工作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市、区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与工作研究部署和指导督查,协调督促重点任务落实。每年制定下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意见》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管理任务分解表》,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创建任务落实到单位、具体到责任人。
同频共振,上下同心——一场干群齐参与、合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战役在乌鲁木齐全面打响!
通过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市容环境清洁、交通秩序畅通、窗口服务达标、社会文化环境净化等多项措施和活动,乌鲁木齐推动市民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使市民真正成了创建主体。
通过加强政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一站式的政务、办事服务大厅,办理居民日常事务;新建和完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造了10分钟或15分钟的“生活服务圈”,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与舒适。
通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和去极端化教育,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便民警务站,乌鲁木齐把创城作为紧盯总目标、落实总目标的重要内容,让各族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文明和谐与安宁。
一个社会文明内涵的形成,离不开“制度标尺”。《乌鲁木齐市公共文明行为条例》《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公共文明行为表彰奖励管理办法》等先后实施,随地吐痰、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受到了处罚,劝导不文明行为的人受到了奖励。用制度保障规范城市文明,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态度和决心,从而也使文明言行让市民“内化于心”。
“文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人们的一举一动,是城市的一草一木,是每个市民的每一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像一场来自广大市民灵魂深处的“革命”,成为提升城市品位的原动力。
创城我是谁?文明花开,善行如潮!
文明城市是由文明人组成的。提高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关键在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也在人。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乌鲁木齐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和道德讲堂、文化大院建设,大力加强中国梦、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主题公益广告宣传,润物无声地使人们画出了“同心圆”。“文明”逐渐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外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如今的乌鲁木齐,处处都涌动着善行义举。
45岁的马建成是米东区长山子镇下梁头村村民。从2006年家门前的500米干渠通水开始,每逢盛夏高温天气,大多数人在家里乘凉时,马建成顶着烈日巡渠。11年来,马建成相继救过10多名溺水者,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19岁。在他的影响下,他全家人都加入了义务巡渠的队伍,并参与施救落水者。
85岁的李秀芹老人是天山区新华南路街道三桥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在她的家里经常迎来一批又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中有暑假在家的小学生,有辖区理发店工作人员,也有比她年轻的退休老人。他们中有人陪老人聊天,有人帮老人清洁家电,有人帮老人理发。这支由三桥社区组建的志愿服务队经常不定期来到李秀芹家中,给老人带来温暖与快乐。
……
美德彰显价值,文明赢得尊重。
从2007年到现在,乌鲁木齐先后有5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7人入选自治区道德模范、4人荣获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3000多名普通市民获评最美人物;他们是活着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志愿服务是大规模的道德实践活动,现在乌鲁木齐市有80多万社会志愿者、5300支志愿服务组织、200多项志愿服务项目、875个志愿服务社区,文明礼让、扶危助困、善行义举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道德基因、行动指南,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现代文明首府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城市因文明更美丽。如今的乌鲁木齐,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城市品位全面提升、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细细解读乌鲁木齐、品味乌鲁木齐,你会真实地发现:文明的正能量已嵌入寻常百姓生活,并构筑起一道道亮丽的城乡风景,成为乌鲁木齐文明城市创建中最为生动、最为鲜活的注脚。
楼高、GDP高并不代表一个城市的高度,文明的高度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高度。乌鲁木齐,正是这样一个迈向文明新高度的地方。
[责任编辑:罗喜军]
|